巴赫(Bach)为他独一无二的《哥德堡变奏曲》(Goldberg Variations)起了一个名字:“多变的咏叹调”。这部作品创作于1742年,是为俄罗斯驻德累斯顿大使、伯爵赫尔曼·卡尔·冯·凯瑟林(Herman Karl von Kayserling,1696-1764)所作。沃尔夫冈·施迈德(Wolfgang Schmieder)将其编入BWV988目录,后由巴尔塔萨尔和施密德(Balthasar and Schmid)在纽伦堡首次出版。
这些变奏曲最终构成了巴赫的键盘乐巨著——《钢琴练习曲》(Klavierubüng)的第四部分。这个总标题是他向他在莱比锡的前辈约翰·库纳乌(Johann Kuhnau)致敬的方式。其它部分包括:第一部分,六首帕蒂塔(Partitas)(1731年);第二部分,其中包括一首“意大利协奏曲”;以及第三部分(主要为管风琴作品),其中包括“圣安妮”赋格曲和以赞美诗“我们都相信一个上帝”为基础创作的“巨人”赋格曲。
在1736年的一场音乐会后,约翰·塞巴斯蒂安·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)在德累斯顿的Frauenkirche教堂的风琴演奏得到了伯爵的赞赏,随后在凯瑟林(Kayserling)的推荐下,巴赫被任命为“萨克森宫廷作曲家”。此外,伯爵还指导了但泽(Danzig)的年轻键盘奇才约翰·戈特利布·(Theophilus)戈德堡(Johann Gottlieb Goldberg),他是巴赫的长子威廉·弗里德曼(William Friedemann)的学生。
巴赫的传记作者约翰·尼古拉斯·福克尔(Johann Nikolaus Forkel)在他的第一部详尽的关于巴赫的著作中(1802年出版)描绘了“咏叹调和30个变奏曲”创作的背景:“伯爵曾向巴赫表达,他希望能有一些作品专门为他的学生戈德堡创作,这些作品需要具有柔和且稍微活泼的特性,以便在他失眠的夜晚能够得到安慰。”福克尔还提到,凯瑟林对这些变奏曲如此欣赏,以至于他用一个装有100枚路易斯金币(louis d’or)的金杯奖励了巴赫。
许多学者认为这部作品是应邀创作的,但也有人认为证据不足以支持这一观点。一份来自当时的文件,署名为约翰·伊利亚斯·巴赫(Johann Elias Bach,1705-1755,J·S·巴赫(J S Bach)的堂兄的儿子),描述了1741年的一次活动。在这次活动中,这位作曲家为凯瑟琳(Kayserling)和一群晚宴客人演示一台新的竖琴,并演奏了整部作品。
然而,当伯爵表现出明显的喜悦时,这部名为“气氛与30个变奏曲”的作品仍在出版商手中。巴赫向他保证,一旦手稿可用,凯瑟琳肯定会收到一份副本。如果这部作品是应邀创作的,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原版中也没有正式的题献。
在J E Bach的记述中,我们也看到了对于作品开篇华丽的Aria的创作归属的疑虑。据说,巴赫的第二任妻子,安娜·玛格达莲娜(Anna Magdalena),曾在她的大键琴上演奏这首曲子,而那时约翰·塞巴斯蒂安(Johann Sebastian)正在圣托马斯(Saint Thomas)教书。而在那之前的某个时刻,他已经在他的’Notenbüchlein’中记下了这首曲子。更有力的证据表明,这首32小节的萨拉班德(sarabande)早在1725年就出现在安娜·玛格达莲娜的笔记本中。不论这首曲子的起源如何,它对巴赫的变奏曲的特性几乎没有影响。
更为重要的是,整个作品的结构和设计是如何从这个咏叹调(Aria)展开的,但这并非源自旋律,而是源自其配奏的32小节低音和和声。实际上,和声的唯一变化是从大调转为小调,而小调的变化被巧妙地安排,以增强音乐的多样性。D大调(第16小节),E小调(第24小节)和G大调(第32小节)的终止音标志着主题的音调路径,并在所有的变奏中都有体现,除了那些以主音小调(第15,21和25号)为主的变奏。而在这里,E flat大调在第24小节取代了E小调。